欢迎来到首都征兵网! 联系我们 内网入口 邮箱
当前位置:  首页>先进典型
中国人民大学苗中泉:青春是用来战斗的!

2016-06-02     来源:

在大学生士兵事迹报告会上的发言

 

编者按:本文是苗中泉2016年大学生征兵宣传工作中的讲话稿。

大家好!

我叫苗中泉,目前是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的一名博士研究生。200812月到201012月,我从学校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6311部队服役,历任战士、副班长,兼任文书。曾两次荣获全旅十大优秀共青团员称号,三次荣获优秀士兵,还被旅评为军事训练优秀个人、立足岗位学习成才先进个人等荣誉,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201012月,退伍回到人民大学继续本科学习,陆续完成了本科和硕士研究生的学业,曾获人民大学在校生的最高荣誉吴玉章奖学金。目前正在攻读国际政治与国家方略方面的博士研究生学位。

回顾我参军入伍的经历,我感到,部队是一个促成人灵魂成熟的地方。当我选择入伍时,我与在座的同学一样,对部队一无所知。我曾经幻想自己以堂堂人民大学学生的身份到部队之中,将会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曾经幻想自己在部队将会轻而易举地荣立战功,衣锦还乡。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对大学生义务兵而言,这些或许会有,但绝非普遍现象。无论是什么样的大学生,来到部队,首要的就是要成为一名合格的解放军战士,这就是新兵连经常会提到的从地方大学生到合格士兵的转变。什么叫做合格士兵?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军事过硬,作风过硬,这就是最起码的要求。这些素质如何养成?它绝不来自空空的幻想,更不来自“大学生士兵”甚至“名牌大学生士兵”这一光环的主动生成,它只来源于部队日常训练中的点点滴滴。早上四五点起床开始偷偷起床压被子,以确保能够将被子恰到好处地叠成“豆腐块”,符合内务要求;晚上十一二点在床铺旁坚持做三个一百(蹲下起立、俯卧撑、仰卧起坐),直到汗水彻底浸湿身下的作训垫子,以确保体能训练能够跟上老兵的节奏;在练习踢正步时用板砖吊在脚面上,以确保每一步踢出之后脚面都能够保持应有的平稳;在站军姿时两手与裤缝之间各夹着一张扑克,以防止有些战士偷懒耍滑;在熄灯号吹响之后,偷偷带着专业资料跑到连会议室里,跟老士官们一起加班熟记和掌握导弹操作规程与号手口令……正是这些最平凡最普通的部队日常训练和生活,而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打磨着部队中的每个人,入骨入心地锻造出一个个过硬的连队过硬的兵。如果一名大学生经过两年的部队生活,能够意识到这一点,我想,他就应该是合格了。

有人会说,这听起来好无聊哟,部队生活不应该像某些电影大片演的那样,充满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色彩么?这当然也有,但恐怕也非普遍。我们单位有一名服役三十多年的老士官,在一次导弹实装操作演练中,由于某个疏忽,吊装号手在将弹体从转运车上吊起放入发射井的阶段,弹体出现了角度倾斜,眼看就要重重地磕在装备车上。弹体里面装配着纷繁复杂的电子线路和精密仪器,一旦磕上,价值几千万的装备就很可能报废。我们这位老士官,在这个时候不顾一切地冲上去,以血肉之躯抱着那么粗的导弹弹体,意欲阻止将要出现的碰撞。后来他说,他那一刻什么也没顾上,就知道自己得跑过去,得抱住弹体,得保护装备。我们知道,那弹体的重量是以吨为单位计算的,他一副肉体冲上去,无异于以卵击石。然而他就是冲上去了。我是后来听说的这个故事,我很感动,我觉得他就是英雄,我觉得这就是只有人民军队才会有的革命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但是,即便如此,这也只是极少数的事情。我所体会到的真正的、也是最常见的部队生活,是在大山脚下、在茂密丛林中,日复一日地走队列、打军体拳、做俯卧撑、仰卧起坐和深蹲起立,抱着导弹专业教材学习操作技能与背记知识要点;面对着层层密林思念远方的亲人。没错,这就是我的部队生活,一个在一线作战部队一线班排里的大学生士兵的部队生活。枯燥、单调、甚至有些乏味。这是事实。

然而我决不后悔,我还要感谢这两年的部队锻炼。正是在这样一种看似磨人的日子中,我开始看清楚原来那个少不更事、自以为是、充满书卷气的学校青年曾经是如何的浅薄。在别人看来,和平年代部队那几乎毫无改变的日复一日的训练、生活,简直是一种煎熬。然而,正是这种“煎熬”,熬出了过硬的连队,熬出了浑身是铁的战士。大学生士兵,你讲起话来引经据典,头头是道,很好,但更关键的是在深夜两点钟你能够爬起来交接岗哨,确保营区的基本安全;你能够很快掌握军事装备的操作技能,能够迅速弄懂那些拗口的概念规律,很好,但同样重要的是在队列训练时你能够昂首挺胸,与全班战士看齐、走齐,在喊口号时能够声音洪亮、斗志昂扬;你政治理论基础好,甚至可以在政治教育课上指出指导员偶尔的讲课失误,很好,但同样重要的是你能够把被子叠成应有的模样,把内务整理得井井有条;你看过很多军事理论专著,能够深刻点评克劳塞维茨和约米尼,很好,但同样重要的是你能够根据连队的战斗预想设定,圆满完成分配给自己的那份战斗任务。这些生活当然平凡,简单,甚至枯燥,然而它出战斗力。

因此,对一名大学生士兵而言,真正有意义的问题就是,如何有效地度过这种平凡、简单、甚至乏味的生活?是坚守岗位,做好本职,还是好高骛远,甚至不惜做一名逃兵?是像有些人那样,工作拈轻怕重、得过且过,敷衍塞责地赶紧过完730天时间,还是牢固树立标准意识、军人意识,把有限的兵役时间全力投入到部队训练中去?是热衷到诸如炊事班、汽车连、后勤部、甚至机关勤务营这样相对轻松的单位去,还是愿意一股脑钻进基层战斗班排,以战斗单位严格的纪律和作风约束与磨砺自己?而在每个岗位上,是愿意深入钻研岗位技能、做爱岗敬业的优秀战士,还是打算纯粹消磨时光、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是每个大学生必须要深入思考和选择的问题。我相信对于每一个自愿入伍的大学生而言,这些答案应该是不言而喻的。

毋庸讳言,相对于庞大的军队,每个大学生士兵在其中能做的其实很少,他首先要做的只能是融入。但是这绝不意味着大学生士兵在部队中只能消极地应付。接受部队生活的熔炼,这是从地方大学生向部队战士转变的第一步,其后,站在应有的高度,在倾力投入军事训练的同时,结合自己能有的科学思考,反思正处于发展中的人民军队那些可以改进的地方,这恐怕才是对部队和大学生自己更有益处的事情。在退伍前,我针对我所观察的、反思的基层单位军事训练的情况,写出了“关于大型号战略导弹部队基层军事训练问题的报告”,并提交给有关领导。我在其中主要分析了单位的光荣传统和真正切近实战的军事训练对基层单位战斗力提升的意义,同时根据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总结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军事训练中的突出作用。我将这份报告提交给了不同层级的领导机关,并得到了高度的重视。退伍后的几年中,在与留任士官的老战友的交流中,我能感受到这份报告的若干建议在部队改进训练中所可能起到的作用。我曾经是这支光荣部队的一员。当我在时,我愿意倾全力投入到她提升战斗力的训练中去;当我离开,我愿意为她战斗力的进一步提升提出自己可有的反思与建议。我想,这也是我服兵役期间应尽的义务之一,这也就是大学生士兵,尤其是在校大学生士兵保留学籍参军入伍可能对部队训练与建设做出的一点可有的贡献之一。我为之感到自豪。

我还记得当我入伍的第一年快要结束时,著名的军旅作家陆天霖先生到我们单位调研,要创作关于二炮的文学作品。他向我问及部队日常生活的问题,他说,基层部队这么单调枯燥的生活,你一个从繁华首都过来的大学生,怎么看?我的回答是,生活大概主基调就是平凡普通的,生活大概永远不会那么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然而正是在这些平平凡凡的日子中,我的战友们,我的老班长们,坚守在深山老林之中,坚守在寒冬冷月之下,用心掌握着每一个发射导弹过程中关键的动作,这么多普通平凡的老兵们,这么多琐碎繁杂的操作要领,汇合在一起,确保了共和国杀手锏部队的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就是伟大。是的,这就是人民军队在一个青年最美好的两年时间内教会给他的最能够垂诸久远的东西,也是他认为最能够促成自己灵魂成熟的东西。时光愈逝愈远,而思想愈久愈坚。退伍六年后的今天,我感谢北京市征兵办能够为我提供这样一个与各位在校大学生分享入伍感受的机会,更感谢年轻的自己曾经把握了一个机会,亲自投身到那个大熔炉当中,去成长,去熔炼,去升华。如果青春是一抹彩色,我无悔自己把它涂在了军旗之上;如果生命能够凝成一种永恒,我愿意把它永远定格在身着国防绿的那一刻!

我的分享就是这些,谢谢大家!